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,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,並加速創新

為落實水土保持、植樹造林與蓄清排渾等操作延長翡翠水庫壽命,保障大臺北地區居民用水無虞。交通建設上,以「共享、綠能、e化、安全」作為運輸發展願景,藉由整合發展低碳永續運輸及強化便捷人本交通,提供「智慧、親和、便利及有效率」的運輸服務,鼓勵市民使用大眾運輸,減少使用私人運具,除此之外推動復康巴士、計程車採通用化設計,提供年長者、身心障礙者及行動不便者就醫、就業、就學、休閒育樂或外出購物等無障礙運輸服務,使無障礙運輸更加完備,落實社會福利同時照顧身心障礙市民。強化水資源、交通與社會福利政策,維護市民生活需求。


 

指標9.1

發展優質、可靠、永續和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,包括區域和跨境基礎設施,以支持經濟發展和提升人類福祉,重點是人人可負擔得起並公平利用上述基礎設施。


 

指標9.C

大幅提升資訊和網路技術的普及度,力爭到 2020 年在最不發達國家以低廉的價格普遍提供網際網路服務。


 

鼓勵長者搭乘大眾運輸工具,活躍老化及促進社會參與

提供設籍本市65 歲以上長者及55 歲以上原住民每月480 點( 元)乘車優惠,原僅用於市區公車及敬老愛心車隊計程車,自2017 年10 月底起陸續擴大使用於臺北捷運、貓纜、公營場館、微笑單車、雙層觀光巴士等。為鼓勵長者積極參與各式活動,維持健康生活, 2019 年再次擴大使用於淡海輕軌及各區運動中心設施,讓長者可於本市大眾運輸工具及文康休閒場館多元使用,提升便利性, 2019 年使用人次達1 億2,491 萬1,564 人次,相較2018 年穩定成長8.75%。


 

 

推動市有公用房地開放建設通訊基地臺

自2014 年起臺北市政府配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 NCC )「加速推動無線寬頻基礎建設」政策,推動市有公用房地開放建設通訊基地臺, 2019 年累計完成建置數共33 件,維持通訊順暢,目前居地方政府建置數之冠。


 

打造無障礙通行環境

考量身心障礙人士於道路行走之需求,依據「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」並配合路口道路幾何條件規劃行人穿越道線,設置無障礙斜坡道以銜接實體人行道,提供友善之行人通行環境。


 

補助低收入戶子女就學交通費以減輕負擔,穩定就學

依據社會救助法第16 條第1 項第7 款規定,訂定「臺北市低收入戶國中以上就學子女交通補助作業須知」,並補助低收入戶國中以上就學子女交通費。交通補助為申請制,每學期固定辦理( 就讀國中者,每人每學期補助500 元;就讀本市高中( 職)以上者,每人每學期補助1,000 元;就讀外縣市高中( 職)以上者,每人每學期補助1,500元),於每年1 月及8 月建立符合申請資格者名冊,並統一郵寄申請表給民眾,民眾在該學期註冊後即可申請,並由社會局撥款及核銷,減輕民眾負擔。


 

 
推動通用計程車無障礙運輸及小復康巴士運輸服務

推動通用計程車無障礙運輸及小復康巴士運輸服務

為落實社會福利政策及照顧身心障礙市民,推動復康巴士業務與通用計程車服務。復康巴士主要提供身心障礙民眾點對點之運輸服務,身心障礙民眾得以專線電話、語音或網路等管道預約訂車後,委辦車商再就乘客訂車資料排定服務車輛及安排駕駛,並採計程車1/3 費率收費,減輕身障朋友搭車負擔。2019 年車輛總數計有328 輛,全年提供 64 萬 7,444 趟次服務,平均每月提供 5 萬 3,954 趟次、載送約 9 萬 8,700 人次。通用計程車係採通用化設計,提供年長者、身心障礙者及行動不便者就醫、就業、就學、休閒育樂或外出購物等無障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礙運輸服務趟次,使無障礙運輸更加完備,自2013 年2 月正式上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營運至 2019 年,統計已補助 332 輛通用計程車提供無障礙運輸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務,累計服務 88 萬 5,014 趟次,其中無障礙運輸服務趟次為 61 萬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7,207 次,比例約69.74%。

充分且優良的大眾運輸服務環境

充分且優良的大眾運輸服務環境

本市綠運輸發展架構是以捷運為骨幹、公車為輔,並運用自行車及步行完成第一及最後一哩的服務。統計至 2019 年,臺北捷運已完工通車路線長達 136.6 公里、 117 座車站,平均每天超過 200 萬人次使用;公車系統共有 14 家客運業者、289 條公車路線,平均每日運量約 131.67 萬人次;YouBike 共建置 400 站( 每站平均服務半徑約350 公尺)、1 萬 3,072 輛車,平均每日使用約 7.8 萬人次,為鼓勵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車,另補助市民騎乘前 30 分鐘使用費,為增加系統營運效率及改善行車安全,亦設置 15 條公車專用道,提供市民更便捷的大眾運輸服務。


 

減緩水庫淤積與維持大壩設施妥善

影響水庫壽命之關鍵因素為淤積,水庫蓄水範圍周邊坡地之水土保育是延續水庫壽命、永續利用的重要工作。於2003 年起推動翡翠水庫水土保持中程計畫,加強植樹造林,以4 年為1 期,統計至2019 年已完成4 期。另配合操作運轉策略,執行水庫蓄清排渾操作,目前水庫歷年累計淤積率僅6.62%,為國內在槽大型水庫淤積率最低,年平均淤積量為76.9 萬立方公尺,低於設計年淤積量113.6 萬立方公尺,近10 年的平均年淤積量更大幅減少到37.5 萬立方公尺,可有效延長水庫壽命,保障大臺北地區居民用水無虞。針對大壩安全檢查及監測工作,除審慎操作維運翡翠電廠各項設備,確保與強化電廠運轉效能及確實維護水工閘門設施外,亦依期程辦理閘門大修外,適時更新大壩安全監測儀器, 2019 年已將大壩擺線儀共13 組皆全部更新,規劃2020 年底前完成更新大壩及壩區所有強震儀共計21 站,確保大壩安全。

DEMO